栏目分类
PRODUCT CENTER

关于长安娱乐

你的位置:长安娱乐 > 关于长安娱乐 > 1立方厘米重10亿吨, 挖一勺中子星带回地球, 结果会怎么样?

1立方厘米重10亿吨, 挖一勺中子星带回地球, 结果会怎么样?

发布日期:2024-08-25 15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32

挖一勺中子星带回地球?从实际情况来看,这种事情我们人类可办不到。一方面来讲,中子星距离我们太远了,已知距离我们最近的中子星,是位于南冕座的“RX J1856.5-3754”,它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有400光年,而以我们人类的科技水平,即使是1光年,都属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距离。

(↑RX J1856.5-3754)

另一方面来讲,中子星的密度实在是太高了,已知的观测数据表明,中子星的质量比太阳还要大(通常在1.35倍至2.1倍之间),但它们的半径却只有10至20公里,以至于中子星上的物质,1立方厘米就可重达10亿吨。

中子星物质的密度之所以如此之高,其实是因为它们处于“中子简并态”,这种状态简单来讲就是,大量的中子紧紧地被挤压在一起,彼此之间不留缝隙。

显而易见的是,这种状态是需要极为强大的力量来维持的,在中子星上,这种力量就是中子星自身的重力。

中子星的重力有多大呢?这样说吧,假设一个体重70千克的人站在一颗质量为太阳1.5倍、半径15公里的中子星表面,那他所承受的重力,就大概相当于他在地球上的时候,有925座胡夫金字塔压在他身上。

所以想要挖一勺中子星,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地球,首先就需要克服中子星的强大重力,然后还需要用某种力场维持其“中子简并态”,对于我们人类来讲,这同样是无法做到的事情。

当然了,在我们的想象中,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,现在我们就来假设一下,如果我们真的挖了一勺中子星并将其带回了地球,结果会怎么样。

正如前文所言,将中子星物质完好无损地带回地球,需要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维持,所以如果我们没有解除这些技术手段,那这勺中子星在带回地球后,也不会出现什么变化,但假如我们解除了这些技术手段,将其直接放置在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之中,那情况就会变得很糟糕。

或许你会认为,以中子星物质的超高密度,地球上没有任何自然物质能够对其进行支撑,因此这勺中子星物质就会直接坠入地心,但从理论上来讲,这样的事情并不会发生。

因为与中子星的重力相比,地球的重力小得根本不值一提,所以在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之中,这勺中子星物质就会急剧膨胀,一直到脱离“中子简并态”,从而形成一片巨大的“中子云”,这一过程极为迅速,且会释放出大量的动能,完全称得上是一场猛烈的爆炸。

然而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相比,这场爆炸根本就不算什么。

在脱离了“中子简并态”之后,这勺中子星物质就转变成了大量的自由中子,然而自由中子并不会稳定地存在,它们自发地会发生β衰变,其半衰期只有大约10分钟,在此过程中,自由中子会释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,其自身则会衰变成质子。

已知的测量数据表明,中子质量约为1.6745 x 10^-27千克,质子质量约为1.6726 x 10^-27千克,电子质量约为9.10956 x 10^-31千克,尽管反电子中微子的质量目前还不清楚,但可以肯定的是,其质量非常非常小,远远低于电子。

据此可知,自由中子的β衰变,会出现大约0.15%的质量损失,而这也就意味着,这其实是一个放能的过程,因为爱因斯坦告诉我们,这些损失的质量其实是以能量的形式被释放了出来。

为方便计算,我们不妨假设这勺中子星物质的体积为10立方厘米,按1立方厘米重10亿吨的密度,其质量就为100亿吨,所以简单计算一下可知,如果100亿吨的自由中子全部发生了β衰变,就会损失大约150万吨的质量,不过考虑到在其衰变过程中,会有大量的自由中子与质子和电子结合成氘、氦等中性原子,这里我们可以粗略将其损失的质量减半,也就是75万吨。

根据质能方程“E = mc^2”,我们就可计算出,这勺中子星物质的衰变,将会释放出大约6.75 x 10^25焦耳的能量。

作为对比,6600万年前在地球上造成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小行星,其撞击地球时释放出的能量约为3.4 x 10^23焦耳,也就是说,这勺中子星物质所释放出的能量,大概是那颗小行星200倍。

据此我们不难想象出,如此巨大的能量释放将会在地球上造成什么样的后果。当然了,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,所以大家看看就成,不必为此担心,毕竟就算我们想挖一勺中子星带回地球,也没有那个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