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地名开始变身!维多利亚公园改人民公园,去殖民化势在必行?
香港的维多利亚公园,未来如果改成人民公园,你觉得怎么样呢?
5月份,《2024年成文法(杂项规定)条例草案》被提交给了香港立法会。草案中又进一步强调了一些用词的更改。
正因为如此,香港有些地名要不要更改的讨论便再次响了起来。本质上,围绕一些用词使用以及地名,都是“去英国殖民化”的一部分。
此举可以帮助香港更彻底地和中国接轨吗?到底该不该推行?
地名背后的殖民化基因
香港是在19世纪被清政府割让给英国的,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,英国人在香港建立起了实质性的统治。
在殖民统治期间,英国的元素大量融入到了香港的方方面面。最直接的,便是各种地名和地标建筑的命名,完全遵循着英国殖民者的意愿。
归纳起来看,一种是名字命名。按照西方人的习惯,给街道或者别的建筑命名,通常会用国王或者某贵族的名字来命名。
像香港的街道、医院、学校、图书馆、公园等公共建筑或者区域,在英国人统治期间,有很多都是直接以英国某位人物来命名的。
早期,香港历任总督的名字,都会用于街道或建筑的命名。比如般咸道,其中的“般咸”便是历史上总督的名字。
再有,历史上放火烧了圆明园的额尔金和巴夏礼,以他们名字命名的街道如今还在使用。
名字命名建筑最多的,当然还是以英国王室和贵族的最多。比如众所周知的维多利亚公园,那便是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来命名的。
除了名字外,还有一种命名方式简单粗暴,是以宣誓殖民者存在而直接命名的。像当年英国人登陆香港的水坑口,后来就被命名为了占领角。
类似的命名方式在香港不胜枚举,而当初随着殖民者统治时间的拉长,当地民众对于名称的更改以及新名字的使用也就习以为常了。
殖民化本身就是同化,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,千百年来因为地域的阻隔和限制,各个国家的人们大都生活在有限的范围内。
这各自所在的范围,便据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、语言、习俗乃至信仰。在人类早期历史中,几乎没有殖民这个概念。
因为那时候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族群之间的战争,往往带有灭国乃至灭族的性质,即占领军会大肆杀戮,以近乎杀光当地人的形式来完成对土地的侵占。
而当西方步入全球大航海时代,人类新的占领方式,才跟过去发生了本质变化。
英国、西班牙以及葡萄牙这些国家的殖民者,他们远航出海到世界各地探险掠夺。无主的土地他们加以占领,并以自己国家命名的习惯来重新命名。
像美洲、大洋洲以及太平洋上散布的岛屿,几乎都是以这些殖民者的方式来命名的。
如果新发现的土地上有人甚至有国家,殖民者若是看上了这片土地,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实施侵略。类似的战争在历史上数不胜数,英国人占领香港只是诸多殖民地的一个。
由于不再采取历史上的杀戮方式进行统治,取而代之的便是殖民化的异族统治。在这个过程中,殖民者需要确保殖民地的稳定,确保民众不反抗能继续通过劳动创造财富。
为此,殖民者会用统治和管理取代侵略的刀剑,这种方式隐蔽而且能逐步软化当地人的反抗情绪。
但即便如此,假如有的人族群或者国家意识强烈,在殖民统治初期,还是会进行反抗。正是为了消除潜在的风险,殖民者才会用新的名字,来大量命名本地的各类建筑。
这种方式,就是为了消解本地的文化,瓦解本地人原来的族群凝聚力和信仰。即使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消除,也能用殖民文化的基因,压制住本土的文化基因。这样一来,殖民者的统治才会趋于稳定。
地名改还是不改
任何一种文化基因,不管是本土自发形成的,还是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,只要时间足够长,都会呈现出历史的韵味。
内地人去香港游玩,在不同地区和街道,都能看到有文化历史积淀的建筑或者街道。但显而易见的是,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殖民时代的遗留产物。
不管是内地人还是香港人,有一种观点很直接,即这些殖民时代的印记,应该用全新的名称来取代,不应该再保留过去的殖民文化基因。
也有一种观点认为,香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,从过去的渔村成长为了国际化的大都市。这里最大的特点,就是它既有本土文化,也有殖民文化,甚至还有两种文化交汇后新产生的文化基因。
在这种情况下,“去殖民化”确实应该推进,不过一些已经相当久远的地名,则不应更改而是应保留。
因为,有些地名的历史底蕴同样也很悠久。尤其是在香港已经事实上回归了的情况下,殖民因素早已不复存在,单纯的一个地名,并不会对香港的归属地位构成影响。相反保留一些地名,也能留存住一些历史元素。
这种看法固然也没错,但也经常遭到第一种观点的激烈反对。
有人就认为,既然香港已经回归,“去殖民化”应该彻底,不能保留任何殖民时代的历史和印记,否则会对香港新一代人的国家认同和归属造成心理上的干扰。
这些观点还举例证明,英国统治者当年占领香港后,毫不犹豫且大力推行殖民文化,为的就是压制本土和本国文化。
既然连侵略者都懂的发展自己的文化,现在香港已经回归了,为什么不能大张旗鼓弘扬本土和本国文化呢?凡是殖民时代的各种痕迹,不都应该剔除吗?
从逻辑上来说,这种反驳的观点也确实没错。但是,现实社会中还有更复杂的一面。
那就是,任何一个殖民地,被殖民者统治时间超过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后,当地人的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。
被养大的“狼孩”
我们都听说过狼孩的传说,一个婴儿从小离开人类社会,在深山里被狼或者其他动物喂养。等这个婴儿长大后,他作为人的特征消失了,动物化的特征却明显了。
这种情况在殖民统治中也很常见。最典型的就像南美洲,历史上整个地区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。
土著印第安人即便没有被赶尽杀绝,经过数百年的殖民化统治,他们原本的文化也流失殆尽,保留下来的部分,也跟殖民地的文化融汇在一起了。
香港的情况也是如此。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末,几代香港人在地理和文化心理层面,与大陆是彻底隔绝的。
即便这期间大陆和香港一直有人员往来和流动,但香港的社会根基已经彻底转向,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、习俗乃至信仰都被重新塑造了。
尤其是第一代人去世后,后面出生在殖民时代的人,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便是殖民文化的熏陶。虽然说着粤语,家庭里也保留着一些本土文化,但整体上和本国文化是隔绝的。时间越长,彼此间的那种疏离感就会越来越大。
而这种东西是潜移默化的,他们根本意识不到。不管是英语也好,还是各种殖民文化,他们都已经习以为常,并不会对此产生排斥感。
反倒是让他们脱离了这种环境后,有些人会显得有些不适应。这充分说明,在什么样的环境下,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观念和意识。
眼下,有些香港人觉得原有的地名用的好好的,如果修改会不适应甚至会本能的反对。
这些人,倒不一定是对英国殖民者的热爱,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这种文化环境里生活久了,突然改变他们觉得适应不了。
就像狼孩,虽然长着人的外表,可让他重新回到人类社会,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,依旧还保留着动物的习性。
在这种情况下,要想彻底剔除殖民文化的基因,同样还得经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。当公众重新适应了新的社会环境后,个体的观念意识才会发生变化。
而在这个过程中,“去殖民化”的进程做不到一蹴而就,只能是持续推进。
环境是时间打造出来的
环境需要时间一步步去营造,就像香港改地名的问题,一下子全部推进,涉及到改名的成本肯定有难度,但是可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展开。
只要整体的环境,朝着“去殖民化”的方向发展,那么这个改变的过程终究就会到来,而且是不可逆的。
反过来,当初西方殖民者在全球殖民,他们采取的也是同样的策略。而各个殖民地独立的进程,同样也是“去殖民化”的过程。
典型的就是美国,虽然美国是西方殖民者一手打造起来的,而且美国当时的民众也都是西方人的后代。可这些在新大陆上出生的人,最终不愿意再接受英国的统治,而是选择了独立和“去殖民化”。
虽然美国在1776年就发表了《独立宣言》,但是为了剔除英国影响力,去除殖民文化基因的进程,接下来持续了近一个世纪。
第一次独立战争后近40年,英美之间又爆发了第二次独立战争,期间英国军队还攻入了华盛顿,一把火烧了总统官邸。
所以说,“去殖民化”进程,真的不是一句话的事,因为要重新改造文化,改造人心,本质上就是在重新改造文化基因。
结语
香港的“去殖民化”,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,不仅仅是改个地名那么简单。
更为关键的是,这不是改不改地名的问题,而是殖民文化和习惯思维,有没有剔除和改变的问题。
只有减持这个底色和进程,强化本土和本国文化,强化国家观念,“去殖民化”的进程才能持续推动下去。人们原有的一些观念,也才会悄然改变。